返回

大地芬芳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四十章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靠边站”的干部,也有少数几位安华籍的地委领导,他们的共同任务被简化为三个字:斗(争)、批(判)、改(造)。陈秀英还是干她的老本行,打扫卫生,养猪种菜,偶尔到食堂里帮帮厨等等。

    青龙山“五·七”干校座落于半山腰,陈秀英来到这里的第一天,就感到对面那一脉逶迤起伏的山岭对她有一种神秘的吸引,它好像在窥视她。那山岭大约在十里之外,隔着一道幽深莫测的山谷,多半时候是影影绰绰,不甚清楚的,它那游龙般的山脊时常隐没在云雾里。峥嵘的山巅,铁青色的悬崖,以及崖畔依稀可见的苍劲的古松,都令她有似曾相识之感。傍晚,最后一缕夕照射到那山岭上,镀亮了一堵山崖以及崖下一线雪白的瀑布,她猛然一怔:这不是她四十年前打游击的地方吗?!

    仿佛为印证她的记忆,一张熟悉多皱的面孔出现在她身边。那张面孔说,真是冤家路窄啊,陈秀英陈队长,没想到又在青龙山碰到我吧?她眨眨眼,认出了遗忘多年的陶玉林。陶玉林喋喋不休,说他在这个劳改林场改造了多少多少年,犯人们要迁往别处时,刚好他刑期满了,但他不愿回老家,就留了下来,看守房子打打杂,给自己赚一份口粮和几块钱零用钱。直到今天他才明白,留下来是为了又见到她呢。她有些茫然,她看看曾经的游击队副队长的脸,又回头看看那道山岭,刹那间,她感到周身的血都烧起来了。她准确地忆起了那道山岭的地名:神仙洞。有很长一段时间,它曾经是她的游击队的营地。难怪她与它之间有那种一见如故的奇妙感觉!她并不理睬陶玉林,但她默认了命运的安排,默认了他的存在,此时此刻,他与她还有那道山岭,都似幻似真,浑然一体。

    她鼻子莫名地一辣,盈盈的泪水就把眼里那道久别重逢的山岭打湿了。

    自此之后,凝视那道山岭成了她每日必修的功课。凝视间她闻得到刺鼻的火药味,听得见枪声和喊杀声。她专注而痴迷的凝视从司务长那里换来了呆婆子的绰号。食堂里的人惊奇地发现她手脚愈来愈麻利,原本伛偻的腰也挺得很直了,灰白的头发天天梳得顺直光滑,疤痕斑斑的脸上竟有奕奕的神采闪现出来。偶尔地,还可听见她轻轻地哼《游击队之歌》。

    这天她脑子里如一朵灯花一爆,闪出一个美妙的念头。正好,司务长派她去青龙镇采购酱油、味精、海带、盐等食品,为她完成那个美妙念头创造了条件。她揣上自己积攒的百来块钱和一丈二尺布票,背上背篓,兴冲冲下山而去。从干校到青龙镇有十五里羊肠小道,她只花了两个多小时就走完了,其步履之矫健,使得任何一个碰见她的人都想象不出她已年逾六十。她走进供销社,先完成了采购任务,然后自己买了一丈二尺灰卡其布,紧紧地夹在腋下,往陈家大院而去。十九年不见,陈家大院还是老样子,白色的山墙高耸着,石狮子依然呲牙暴目蹲在大门两旁,唯一不同的是门口多了一块公社革命委员会的牌子,墙上刷了时兴的大标语。她熟门熟路地从侧门进了后院。

    黄慈予住在陈家大院后院的一间小房里。前院是公社机关,原镇小学已搬走,后院除了公社的库房外,还住了几户社员。慈予正在灶前生火,准备做午饭,一瞥见陈秀英,就迎上来说:“早就听说你到青龙山上了,就晓得有一天你会来看我的。”她浅浅笑道:“我这不来赶你的中饭了么。”黄慈予帮她卸下背上的背篓,又忙不迭让座倒茶。寒暄几句后,姑嫂俩就一齐动手做饭炒菜。黄慈予看一眼她那被火光映红的脸,说:“秀英,听说你在县里挨斗,我一直担心你吃不吃得消呢,没想到还这么硬朗。”她说:“没事,群众运动嘛,斗一斗很正常。我是青龙山上的老松树,什么风雨没经过?只是,不知不觉就老掉了。”黄慈予说:“说也奇怪,我怎么觉得,你越老越精神呢?!”

    吃过午饭,陈秀英郑重其事地把灰卡其布递给黄慈予,说要借用嫂嫂的手艺,请她做一套红军军服,照电影里的样子做,因为,她当年在青龙山打游击时穿的杂七杂八的便装,想起来有点遣憾,所以想补上这个缺憾,过过瘾。黄慈予疑惑地问:“我做好了,你穿得出来吗?”陈秀英说:“没事,我反正是穿给自己看的。”

    陈秀英让黄慈予量了尺寸,回到山上。半个月后,她利用另一次购货的机会,下山把做好的军服取了回来。因她是干校食堂唯一的女性,享受着独住杂物间的待遇。一回来她就拴上门,迫不及待地将散发着布香的红军军装穿戴好,对着镜子一看,十分合体。红布做的帽徽和领章衬得她斑痕累累的脸焕发红光。她用那条使用了几十年的皮带将腰紧紧地一束,又打了绑腿,穿上双棕丝草鞋,顿觉自己英姿飒爽。她久久地凝视着镜中的自己,又从门角落里找到一支锈迹斑驳的梭标,拿在手中操练起来。梭标是原林场职工冬天用来打猎的,丢弃在这里,由于房里潮湿,梭标早已锈钝,但这一点不影响她的兴致。“立正……稍息……向左转……枪上肩……枪放下……朝左刺——杀!朝右刺——杀!”她给自己喊着口令,声音不觉就大了起来。司务长在门外过,踢了门一脚:“呆婆子你发的什么神经啊?!”她不理不睬。到

第四十章(2/5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